秘境乾陵之三郎庙的传说
赵秦波 高恺
在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委托下,在乾陵管委会及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的支持下,在邀驾宫村村委会副主任张麦绒的带领下,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乾陵石刻代表性传承人李省乾、乾州唐秦韵艺术馆级工艺美术师王侠陪同我们,来到位于乾陵脚下的邀驾宫村、神坡塬村、陵前村、石马村、西南村、柳池村等,走入村民之中,对曾位于乾陵西乳峰西南侧漠谷河床东二级台地上的三郎庙及其供奉的神主三郎其人,进行了深入地考察了解,获得了可喜的成果。一、建庙缘起
采访中,老人们饶有兴味地告诉我们,在邀驾宫村和神坡塬等乾陵周边的村庄,一直流传着武则天为唐高宗李治修建乾陵时,由于乾陵石雕数量众多,体量庞大,工期紧迫,当时朝廷便从全国召集了众多能工巧匠,石匠三郎就是其中之一。
三郎凭着高超的技艺,加上刻苦勤奋的努力,在众石匠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和口碑。唐高宗李治于公元684年安葬乾陵之后,武则天为了以后能合葬乾陵,续建工程从未中断,又修了23年,直到公元706年5月武则天合葬于乾陵。 工匠们在历经几十年的修陵生涯后,当初年富力强的青壮年大都成了五六十岁的老人。期间,不少人在当地娶妻生子,要想回归故里已非易事。于是,朝廷便将这些人就地安置在乾陵周边,同当地原住居民一起成了守陵户,归乾陵设置的陵司署管辖。郎去世后,居住在乾陵脚下的守陵户及一起修乾陵的石匠同伴们为了纪念他,便在乾陵西侧的漠谷河畔,背依朝阳山,面向漠谷河,修建了一座庙宇,取名郎庙,又称显圣庙,以供后人缅怀和追念他在乾陵石雕上的功绩。《乾县地名志·自然地理实体标准名称》中记载:三郎沟,位于乾城西北约3公里,因过去沟里建有“显圣庙”,一名“三郎庙”故名。此沟北接黄巢沟,南临玉皇洞,系漠谷河中游一段沟名。南北约2公里,宽约100余米。东依神坡塬,西附四里坊塬,沟底为漠谷河床,就是梁山主峰断裂处下段。沟壁为石灰岩,当地群众利用此沟之石作舂臼(chōngjiù),即乾县方言所称的砸辣椒、调料等用的礓窝子、碌碡、门礅石等以为副业。乾县水泥厂、石场,均设在沟的入口处。过去此沟上段曾是乾县八景之一的西响石潭所在,乾陵水库建成后响石潭被淹没在水库之中。《乾县地名志》的这段记载,证实了三郎庙的修建由来已久。采访中,村民们异口同声地说到,邀驾宫村和神坡塬村住户祖辈继承了守陵户中石匠的手艺,都是做石器的。除了《乾县地名志》所载的石器外,还制作平整耕地用的石碾子、打胡基用的石锤子、日常生活所用的棰布石、喂猪所用的猪石槽……成了享誉县内外的石雕专业村。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乾陵石刻代表性传承人李省乾深情地说:“我雕刻石狮的手艺就是从爷爷手里直接传承下来的,几十年来,我雕刻的石狮获得了来乾陵旅游的中外游客的一致好评,已经漂洋过海流传到世界各地。其原因一是自己所做石狮的造型就是乾陵朱雀门前的石狮,二是石狮的寓意美好。”接着,他又情不自禁地诵起自己为乾陵石狮编的一首赞美诗:“狮子大開口,祖祖辈辈都富有。摸摸狮子头,祖祖辈辈不发愁。摸摸狮子腿,做起事来从不悔。”这首赞美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屹立一千余年,雄风犹存的乾陵石狮饱含着民众的殷殷期盼,至今仍绵延不息。当人们站在司马道南端的华表之下,举目北望,神道两侧依次排列着翼马一对、驼鸟一对、仗马和牵马人五对、翁仲十对、无字碑和述圣纪碑各一通、宾王像六十一尊,这些石雕连同分布在乾陵内城四门的石刻,构成了陵墓中规模庞大的石雕群。看着这庞大的石雕群,人们不禁会问道,这些石雕是谁做的?位于三郎沟的三郎庙默默地告诉人们,这是以三郎为代表的众多石匠,凭着他们勤劳灵巧的双手,修建了被今人誉为彰显了盛唐文化的“露天石刻博物馆”。
三郎庙历史悠久,从历代乾县方志的记述中可见一斑。乾县现存最早的志书系由明代刑部尚书宋钦(乾县籍)之子宋廷佐所修。宋廷佐因受其父影响,自幼即勤奋博学,文思卓著,于明正德六年(1511)考中进士后,被朝廷任命为监察御史,他以刚直不阿、明断善决而闻名朝野。他虽身居高位,却以浓浓的故土情怀,秉笔直书,钩沉索隐,纂修了《乾州志》。目前,此志在上海图书馆仅存一部,为国内孤本典籍。该志下限为嘉靖四年(1525),距今已达500年之久。宋廷佐在该志中记载:“显圣庙(三郎庙),在州西北五里之漠谷河,元人书扁见存(古汉语‘扁’同‘匾’)……祈雨多应。”此段记载说明了该庙曾有元代人书写的匾额,且乾陵地区每遇天旱,当地民众来此庙祈雨,则往往应验,即获甘霖,旱象得解。明崇祯六年(1633),乾州知州杨殿元修纂的《乾州新志》中亦载:“显圣庙(三郎庙),在州西北五里漠谷河,元人书扁见存。”清雍正三年(1725),由乾州知州拜斯呼朗(满旗人)修纂的《重修陕西乾州志》中亦载:“显圣庙(三郎庙),在州西北五里漠谷河,元人书扁见存”。清光绪十年(1884),由乾州知州周铭旗修纂的《乾州志稿》中载:“有显圣庙,在州西漠谷河,一名三郎庙,(读音为三),地名三郎沟。”民国三十年(1941),誉满三秦的文化大师范紫东编修的《乾县新志》中亦载:“显圣庙,在县西漠谷河,一名三郎庙。读为三,地名三郎沟。”2001年,乾县原县志办主任袁富民主编的《乾县志》亦载:“三郎庙,在漠谷河临乾陵一带。”综上可见,历代乾县志对三郎庙的记述从未中断。另从长久以来,围绕三郎庙发生的真实事情中,又为方志的记述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内容。在采访中,邀驾宫村一组的年已72岁、且有50年党龄的复员軍人黎志中老人讲述道:“三郎庙建起后,自古以来由庙周围的邀驾宫村、陵前村、神坡塬村、庙对面沟西的四里坊村、白村等五个村子组成的五社管理(村社是古代中国农村普遍成立的村民自治组织,由各村德高望重的人员组成,制定村规民约,管理调解村中大小事宜)。据邀驾宫前辈老人们数代相传,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过三郎庙会时,要请戏班来漠谷河滩唱大戏,但唱戏的经费花销如何解决,当时五社对此进行了研究,考虑到五社中的邀驾宫村位于三郎沟近旁,村民一直以采三郎沟的石头资源,加工制作各种石器制品赚钱。据此,便做出决定,每年由邀驾宫村从各户中筹集资金,承担三郎庙会唱大戏之需。起初,邀驾宫村尚能遵照五社决定,每年如约邀请戏班,为庙会演戏助兴。但过了几年之后,因个别户的原因,筹资不能到位,有些年份就未请戏班。这样时续时断的又勉强维持了数年,最后邀驾宫村就再未为庙会请戏班。无奈之下,五社及其他各村的村民在义愤之中,为邀驾宫村编了一首歌谣,歌词如下:此处的朝阳山,即指三郎庙背靠的漠谷河东岸高达二百余米的高岭,古称朝阳山。在我们收集的一幅清代重修三郎庙的石碑拓片中记载,三郎(亦写浪)庙背依朝阳山,上有灵湫瀑布,为一郡之胜观。歌谣中的“鱉”是邻村对邀驾宫村人的一种嘲讽。“爷”在乾县方言中是对神的一种泛称,此处专指三郎神。面对乾陵周边各村冷嘲热讽,邀驾宫村后来再未承担给庙会唱戏的义务。但村民们憋着一股子劲,在三郎沟挖石挖的更欢了,做石器赚钱的劲头更足了,石器专业村的名声更大了,一直维持到农村实行包产到户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普及,石器制作逐步衰落下来。尽管如此,乾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乾陵石刻代表性传承人李省乾仍初心不改,孜孜不倦地把祖辈遗传下来的石刻技艺继承发扬了下来。高级工艺美术师、乾县非遗项目金箔丝艺术画代表性传承人王侠从乾陵石雕群中获得灵感,以乾陵石狮、翼马、无字碑、述圣纪碑、二圣像等为题材,创作了金箔丝艺术画和剪纸作品,她以精湛的技艺创作的艺术品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意蕴深厚,获得了中外游客的称道和赞许。三郎在天之灵若能看到他们对乾陵石雕艺术的传承也会感到一丝欣慰,更会期盼有更多的年青人能把这流传千余年的技艺传承下去。乾陵周边村庄的村民围绕三郎庙和三郎其人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历史典故,现予摘撷。采访中,神坡塬村的1949年7月出生、今年已76岁的刘俊德老人和1950年5月出生、今年已75岁的李世祥(原乾县电机厂退休)老人给我们提供了一条线索,据他们村祖辈传说,三郎庙曾用的松木椽是红心的。根据这一线索,我们又在邀驾宫等村的老人中进一步调查走访,得到了以下情况,那就是当年在建庙之初,经五社的村民代表协商,先派人去周至县采购从秦岭山中砍伐的松木椽。由于村民们相信三郎有灵,决定由邀驾宫村和神坡塬村的村民,用桥子抬着三郎的木雕神像一同前往周至买椽,让三郎神感悟他们的一片虔诚之心。到了周至县的木材市场后,买椽人精挑细选,且用红颜料点在椽头,以作记号。椽拉回来后,在三郎沟施工现场堆放了一段时间,等椽架在木檩上,铺上塹片,抹上麦草泥,最后准备覆盖青色筒瓦时,工匠们发现所有松木椽的椽心全部变为红色,一直从椽头红到椽根。直到千年之后的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因乾陵附近村庄建设学校急需木料,便将三郎庙大殿拆掉,当取下木椽时,所有椽心仍呈鲜红色。此中缘由至今悬而未解,仍被乾陵周边的人们所津津乐道。原来位于三郎沟二级台地上的三郎庙因建校被拆后,三郎及两位夫人的木雕像被放置在大殿后的三孔窑洞中。嗣后,神坡塬和邀驾宫村各在村头附近,分别建起了三郎神庙,以寄托人们慎终追远之情。从古到今,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当地五社都要举办三郎庙会。届时,乾陵周边的村民扶老携幼,齐聚三郎沟河滩,在这里点烛、燃香、焚纸、顶礼膜拜,以求三郎降福施祥。农历三月中旬的三郎沟风景如画,无论是放眼北望,还是向南遥视,只见沟壑重重青藤绕,巉崖处处野草生,满沟呈现出一片青葱之色。蜜蜂嗡嗡地舞动着翅膀,曲落在盛开的油菜花中,辛劳地采集着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甜蜜。五彩斑斓的蝴蝶展开双翅,翩翩起舞,轻盈地穿梭于沟岸两边的野花草丛之中,时不时地停落在花瓣或草尖之上,不知在寻觅着什么!在潺潺流淌的漠谷河水两旁,柳条依依,随风摇曳。杨树伟岸的身躯挺拔其间,其叶片上覆盖着一层白茸茸的薄膜,在春风徐来中沙沙作响。点缀在满山沟的古柿子树,树干黝黑斑驳,表皮粗厚皴裂,如钢似铁的枝条上已披满绿叶,像一位世纪老人在微风中向来过会的人们点头示意。从远处飞来的喜鹊、锦鸡、麻雀等各种鸟类也云集树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同三郎庙大殿前广场上的锣鼓声和戏曲声汇成一片,如天籁之音响彻三郎沟内外。每逢三郎庙会,细心的人们在这里看到了遍布三郎沟上下及附近的野生中药材又焕发了生机,如自古以来就已驰名的乾陵仙茅、巨洲香附、红软柴胡等,堪称国药中地道佳品。还有紫花地丁、蒲公英、甘遂、巨胜子、葶苈、地肤子、木阑根、地骨皮、茵陈、谷精草、翻白草、萹蓄、远志、大蓟、白蒺藜、毕麻、莱菔子、胡荽、蠡实、火麻仁、艾叶、茜草、凤仙花、绒仙花、前胡、鹅不食草、益母草、瓜蒌子、天花粉、防风、黄芩、甘草、苍耳子、知母等,难怪人们常说:乾地无闲草,遍地都是宝。由此,三郎沟所在的乾陵峡谷是一条养生之谷,也就成了题中应有之义。也难怪由三郎沟溯流北上,即可抵达春秋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老子到漠谷河畔寻道悟道的柳村,还可抵达战国时期的庄子来到漠谷河畔修道著述,创立中华养生文化的庄子塬,也正是在这里,庄子发出了“天地有大美”的感叹!在这如诗如画的三郎庙会期间,且有众多商贩,带上各种土特产和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玩具等,琳琅满目,应有尽有。除了唱大戏之外,各种杂耍表演也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神坡塬村的1947年正月出生、今年已78岁的刘淑芳老人和1952年7月出生、今年已73岁的孙玉芹老人在回忆当年三郎沟河滩的古庙会时说:“古会上卖乾县特色小吃的多种多样,有锅盔、挂面、馇酥、豆腐脑、油糕、甑糕、冉糕、粽子、凉粉、面皮、油粉、麻花、豆面糊等。还有小孩子特别喜欢的吹糖人、捏泥娃娃哨、套圈圈赢糖果等”。站在沟岸望去,十里八乡赶庙会的人摩肩接踵,人潮如涌,盛况空前,整个三郎沟洋溢着祥和、温馨、热烈地节日氛围。石马村的1941年10月出生、现年84岁的退休教师吴增智老人和邀驾宫村的1957年8月出生、现年68岁的刘建文老人告诉我们,农历三月十五日三郎庙会后,往往在两三天内,乾陵周边就会下起一场及时雨。有些村民还告诉我们,据他们祖辈讲,在过去的有些年份,令人神奇的是庙会结束之后,当晚便东风徐来,带着水气掠过梁山,第二天清晨即天公作美,乾陵周边普降细雨,村民们将三郎神带来的及时雨称为洗山雨,而流传至今。在雨水冲刷下,梁山脱去了多日落下的尘埃,主峰呈现出青翠如黛,洁然屹立的本来面目,东西乳峰欲加显出清爽、挺秀的绰约风姿。竖立在司马道两旁的石雕群在云雾缭绕之下,若隐若现,一片朦胧中更显神秘莫测。当人们缓步来到石雕跟前,即可看见石雕底座及周围地面上苔藓堆蓝,层层叠叠,积淀着岁月的年轮和时光的沧桑。遍布梁山的松柏一片翠绿,枝叶上挂满的点点水珠晶莹透亮,摇摇欲坠,散发着松柏特有的香味,弥漫在陵区上空。三郎庙背靠朝阳山,壁立嶙峋,位于其上的灵湫瀑布,在雨水加持下,水势愈大,宛如雪白的丝带,飞流直下,其轰鸣之声,为三郎庙奏响了一曲大自然的赞歌。更令村民们欣喜的是,站在三郎沟畔举目望去,在雨水的滋润下,漠谷河滩黄灿灿的油菜花在微風中摇曳着,仿佛在向三郎神点头致谢。河谷两岸田野里的麦苗如青青的地毯,向天边铺去。这正应了乾县人在千百年的农耕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句经验之谈:“麦收八十三场雨”。这里的“八”指的是农历八月种麦时的一场雨,“十”指的是农历十月份小麦将要越冬时的一场雨,“三”就是农历三月中旬小麦拔节时必须的一场雨。三郎庙会后下的这场洗山雨,不仅滋润了农作物的生长,洗涤了梁山落积的尘埃,也更滋润和洗涤了农人的心田。所以,乾陵周围的民众又将三郎庙称为显圣庙,这种别称包含和浓缩着民众朴素的情感和虔诚。历代乾县志也一脉相承地记载了乾地民众的这一心声。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三郎庙会期间,邀驾宫村和神坡塬村及周边的民众还要举行一场盛大的民俗活动——游三郎,此项活动的主旨就是期盼村庄安宁、五谷丰登、户户吉祥、人人健康、万事如意、心想事成。会前的先两天,村民们都来到庙里,将三郎神连同他两位妻子乘座的三辆轿子认真洗刷,用各种颜色的丝绸及花纸装饰一新。游三郎这天,全村人黎明即起,点燃香炉,礼宾人身着盛装,上午八时正式起轿。一是报马开道。一匹枣红马背部架上马鞍子,挂着一幅铜马镫,头扎红缨,项系铜铃,骑马人身着黄马掛,头裹花毛巾,左手执辔,右手扬鞭,飞驰在前,疏通道路。二是彩旗仪仗。旗手共计25名,领头者手举一面红色大纛旗,下缀2颗黄色缨络,上书"风调雨顺"四个金色大字,后面紧跟24名旗手,分为两排,每排12人,一排手举红色旗帜,一排手举杏黄色旗帜。三是锣鼓助威。锣鼓队采取老中青相结合的架构组成,中年人打鼓,老年人敲锣,青年人敲铙钹。四是诵经祈愿。前面两名礼宾先生,头戴礼帽,身着黑衣,手执拂弹,身后跟着由8名中年妇女组成的诵经队,手摇铃铛,敲着小铜钹,唱诵着经文。五是神轿赐福。最前面是三郎神轿,后边两顶分别坐着三郎大夫人和二夫人的木雕像,每轿分别由四人抬着。游行队伍和三郎夫妇的三顶神轿进村以后,村口鞭炮齐鸣,震天撼地。稍作停留后,即从家家户户门前经过,男女老幼站立两旁相迎。稍为殷实之家还准备了糖果、瓜子、花生、麻花,送给游行队伍和神职诵经人员。日过正午,游行结束,便将三郎连同二位夫人木雕神像乘坐的三顶花轿安放在大殿之上,三郎神居中,二位夫人列坐两旁。采访中,村民还给我们讲述了很早以前祖辈相传游三郎中,曾发生过的一种有趣的情景。就是当三郎神的花轿进村后,如果那里站着平时不守妇道,习蛮撒野、不孝敬公婆,被村民称之为悍妇的妇女时,本来抬轿的人按照指定的路线端直行走,但接近这样的悍妇时,抬轿人忽然间把控不住方向,轿子好像生发出了一股力量,反而带着抬轿人向悍妇冲去,悍妇见此情景,只得急忙退后躲闪。祖上的人说,这是三郎神对那些不守妇道之人的一种警示。还说从那以后,他们村的那些妇女大都改邪归正,对公婆孝敬了起来。而有些仍未改变的少数妇女,每当游三郎神的轿子进村后,就赶紧关上大门,躲在家中,等游行队伍从她家门口过去了,才战战兢兢地把门打开,探出头来,目送逐渐远去的游行队伍,也想多少沾一点游三郎的喜庆之气。渭北高原自西向东,分布着十八座唐代帝王陵。时至今日只有乾陵幸免于难,未被盗掘。原因何在?乾陵周边的村民讲了这样的传说:唐朝末年,占据长安的黄巢为解决军饷不足,便带四十万大军前来盗掘乾陵。黄巢的队伍刚离开长安,三郎神就给乾陵周边的村民和守陵户托梦,告诉他们黄巢要来盗陵,肯定先要打听乾陵地宫口的位置,你们就说地宫口在梁山西侧。果然不出所料,村民按照三郎托梦之词告诉了黄巢。黄巢信以为真,命令部队从梁山西侧挖掘。挖了数月,挖出了长达数十米的深沟,仍未找到地宫口。黄巢一气之下,只好悻悻地带着部队无功而返。由此,留下了“黄巢沟在陵无恙”的历史典故。到了五代十国时期,耀州节度使温韬盗陵成性,关中唐十八陵中的十七座都遭其毒手。温韬贼心不死,最后把毒手伸向乾陵。当地村民们传说,当温韬带领部队在梁山主峰挖掘地宫口时,刚一动手,三郎庙大殿前铁香炉中燃烧着的香头,升起袅袅青烟,逐渐散大,初则形似蘑菇状的云朵,继而升空以后,继续放大,最终变成大片大片乌云。一时遮天蔽日,一片昏暗,接着电闪雷鸣,倾盆大雨从天而降,温韬的士兵无法挖掘,只好停了下来。一次未成,再来二次,仍未挖成。到了第三次,刚一开挖,梁山上空又是一片昏暗,暴雨如注。将士们失去了信心,温韬也意识到这是天意,只得作罢,最终放弃了盗掘的念头。由此,村民便代代相传,三郎在世时是乾陵的修建者,三郎去世后,其神灵又成了乾陵的护佑者。
弹指一挥间,往事越千年。时至今日,在神坡塬村和邀驾宫村分别重建的两座三郎庙香火依旧。每当晨昏定省之时,缕缕香烟从庙中升起后,依然向乾陵司马道的石雕群飘去、飘去......